资讯

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

原标题: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访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会会长周秉德、理事长沈清
 
作者:申宏磊 韩雪焕
 
文章转载自《中国市长》杂志2020年01期
 
编者按:周秉德女士是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会会长,陶斯亮女士是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创会会长。自2010年起,在爱尔的公益活动上,无论是赴云南,还是抵宁夏、达内蒙,我们总能看到她们结伴而行的身影。10年过去了,她们不忘唤醒人心大爱、帮扶弱势群体的初心,始终活跃在公益队伍的前列。
 
2019“爱尔之夜”,在央视主持人张泽群的主持下,两位会长展开了一场关于公益力量和价值的对话,让现场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中国市长协会在公益路上,始终深度策划、参与着上面两个基金会的建设,让公益道路上的“集束之光”越来越明亮。
 
此次采访,从周秉德对初心、信仰的解读,到“三个工程”的作为,大鸾翔宇走过的每个历程都有牵动人心的故事……
 
唤醒人心大爱,补民生短板
 
《中国市长》:有人说,公益组织活动照亮了弱势群体;也有人说,公益活动的价值,在于中国赴小康的路上补齐民生的短板。2019爱尔之夜以“祖国未来有我”为主题,展开了慈善对话,央视主持人张泽群提出了两个问题,公益的力量和价值?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人们说爱就是信仰,坚持就是力量,想听周会长详细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周秉德 :那天的对谈我事先不知道。但关于信仰和公益的价值我有自己的思考。在我看来,公益的力量,其实也不单纯是靠信仰。在国外的公益活动中,宗教信仰的力量或许会重一些,他们觉得做好公益活动可以赎罪,可以上天堂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为了个人。
 
我觉得咱们老一辈革命家的信仰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能够不受列强分割,为了劳苦大众生活得以改善,进而不断提高。一开始,马克思提出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不也是为了这个吗?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也都是受马克思论著思想影响,在一起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他们认为在救国之路上马克思主张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咱们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国家独立自主,要让最苦的老百姓生活有所提高,再逐步追求强盛。我们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目的是为全民服务,把目标信仰坚持到底,达到我们最初的理想状态。这是1921 年之前老前辈的初衷。这种“初心”的力量,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很强大的,特别是共产党员,就更要有这种坚持到底的信念。
 
做公益有了这种信仰的力量,才能够不怕困难、不畏艰难、公平地对待各种事情。现在,咱们物质上倒是提高了很多,但是在精神上呢?其实,有些人的精神面貌完全背离了咱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背离了共产党的初衷,在道德观念上反而不如过去了。陶斯亮会长访谈中也说,公益价值重要的还是从道德观念上唤起民心大爱!才能够持之以恒地克服困难,帮助社会解决一些问题。
 
《中国市长》:谢谢周会长如此清晰地阐述信仰问题,在这个旗帜下积聚着越来越多的力量。在公益活动中,我们多次见证着饱含无限大爱的捐赠,更有企业家以认捐的形式实现了一次次令人难忘的爱心奉献。
 
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陶斯亮会长、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周秉德会长、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在 2019 年“爱尔之夜”上的慈善对话。
 
镜头1:2016 年 10 月 29 日在民族宫《开国领袖丰碑——中国摄影大师齐观山影像遗珍展》开幕,展览上的“伟人照片”是齐观山先生的遗珍。齐观山夫人将一些宝贵的作品及作品底片分别赠与“爱尔”和“大鸾翔宇”。
 
镜头2:2016年12月4 日,陶斯亮在北京饭店“爱尔之夜”答谢晚宴上公布“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成立,当时我们都有些激动,因为知道“大鸾翔宇”是总理后人办的基金会,这里有具体大爱精神的传承,也因周恩来总理的乳名“大鸾”和字“翔宇”蕴含其中,让人们觉得格外亲近。之前,齐观山夫人捐赠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不同时期伟人照片珍贵的底片,爱尔将其洗成照片,并请其四位红色后代都签了名,作为特别礼物带到了现场。就在这个“爱尔之夜”答谢晚宴,陶斯亮站在舞台上与爱心人士一起,将“伟人照片”认捐。认捐者欢欣踊跃,手中的认捐额度牌也此起彼落,周秉德频频起立,向认捐者者鞠躬。最终“伟人照片”被天润置地集团贾树森先生以16.5 万元人民币的价位认捐成功。陶斯亮当场宣布 :认捐款项将捐赠给刚成立的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
 
镜头3:2017年《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一书,墨香未干,被周秉德当做友人的礼物将其带到现场。没想到,此书在“爱尔之夜”答谢晚宴刚一露头,便在现场掀起高潮。
 
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陶斯亮会长和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周秉德会长在 “爱尔之夜”现场, 为认捐成功而喜悦。
 
《中国市长》:在刚刚提到的《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一书中,总理多次关心着周秉德长子沈清,那么作为“红三代”以及“大鸾翔宇”的理事长,沈理是怎样看待齐观山摄影作品捐献,以及此书认捐之事?
 
沈清:是的,那些镜头令人难忘!那天“伟人照片”现场认捐真是此起彼伏,每一次爱心人士的发声都掌声雷动。齐观山是新中国负责中央新闻的专职摄影记者,因为拍摄了许多群众熟悉的领袖作品,在上世纪50年代被人们熟知。不幸的是,齐观山在建国十周年“重走长征路”的采访中感染了严重的肝炎,伤害了身体。1969 年逝世时年仅 44 岁。但他镜头下、红墙里,是最真切的国家记忆。2017年我母亲著作的《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刚出版,本来是要把书送给陶会长的,结果那本书在活动中被临时拿出来认捐。在主持人充满激情的介绍下,迎来这个特别的礼品,大家非常踊跃,把答谢晚宴环节的兴奋点推向了至高点,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最后“圣商集团”以 50 万认捐下这本书。这样的场景我认为其实是人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尊敬,是对那一代人信仰的认同。这个凝聚力很强大!
 
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会会长周秉德(右)、理事长沈清(左)合影
 
《中国市长》:“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网上看到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开篇宗旨就令人感动。周会长说过,总理的名字一提起就令人温暖,其实是和周总理献身于国家于民众的实践是分不开的。请谈谈基金会确立使命的初心?
 
周秉德 :宗旨确实很好,那些语句都是沈清的创意,所以请他谈谈。
 
沈清 :基于周总理一直就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志向,我们觉得既然是以周总理的名义来做的基金会,首先就要以他的精神和信念去做事,并以此确立我们的宗旨,也可以为基金会指定一个方向。我在“西花厅”也生活过,记忆深处,周总理始终佩戴着“毛主席头像”和“为人民服务”的胸章,既体现了对毛主席的爱戴与尊重,也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总理去世后,我母亲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这枚胸章。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复制了 2000 枚,作为礼品送出去,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佩戴,并且记住它, 因为它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这枚胸章时刻提醒我们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这也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同时这个理念可以形成互动交流的影响力,适用于所有人。
 
很多人都说,这枚胸章让人突然就想到那个岁月之中,那一代人他们出国留学又回国来,经历了那么漫长的岁月,中间遇到的艰难困苦,还有各种委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始终放在心里,可以说是一种信念的传承。把胸章当成礼品送给尼泊尔、蒙古国外交部或是当地的议长、副总理,也特别受欢迎。促进民间外交,这就是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的使命和初心。
 
《中国市长》: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致力于继承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围绕风范传承、扶贫助学、民心相通三个方面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请沈理事长介绍一下,活动开展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哪些事情令人感动?
 
沈清 :我们去国外做慈善救助属于“民心相通”工程。首先去的是蒙古国,举办蒙古国中学生中文演讲比赛,通过语言的学习,让蒙古国的中学生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促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同时,我们也计划推出中国青少年蒙古语演讲比赛。
 
选中跨国界去做慈善的初衷首先是咱们国家倡议的“一带一路”,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外交部长是周恩来,也是民间外交的奠基者。结合这两点,我们考虑“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更重要的可能就是最普通的、最基层的民众之间的交往。所以做对外交往应该说是一个传承,或者说是赋予了我们一定的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它慢慢地做好。
 
刚刚我参加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座谈会,主题是“中国的 NGO 组织走出去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如何提升我们走出去的能力?资金上大家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并不是那么顺利,“大鸾翔宇”还比较年轻,规模也比较小,我们也是在摸索,在争取,逐步把对外项目做成像爱尔基金会一样成熟且具有一定模式化, 让有共同理念的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周秉德会长, 带队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调查、开展慈善爱心工作。
 
《中国市长》:我们当年采访国际援建项目在中国时,接触过一些 NGO 组织,他们都是把国外的引进来。据日本《外交学者》撰文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正走向全球,在中国登记注册的 NGO 将近 50 万个,活跃于教育、扶贫、社区发展、环境和健康等领域。近年来,有些已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机遇。NGO 走出去是我们国家力量的体现。做为民间外交也很有意义。这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艰辛?
 
沈清 :艰辛、艰苦,这都是首先要想到的。我们现在是崛起的中国,肯定比之前的条件好很多,在国外遇到的友人也比较支持项目的开展,能够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比如尼泊尔的道路、蒙古的山路有些危险,但总得来说,我们觉得已经很好了。因为在那样的条件下,他们所提供的交通设施、住宿条件、饮食等方面的帮助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很努力,我很感动。1957 年和1960 年周恩来总理曾两次访问尼泊尔,在当地留下美谈。记得我前不久去斯里兰卡考察时,在一个偏僻的小餐馆,有位20 岁左右非常腼腆的服务生听说我是周恩来总理的后代时,很是兴奋,不停地和我说话。在等级制度分明的斯里兰卡,这位小伙子怎么也想不到周总理的后代会来到如此偏僻的地方。
 
在蒙古国的草原上,人们的记忆当中会有很多关于中国、关于毛主席、关于周总理的往事。一提起来他们就会情绪高涨。这里还要说到尼泊尔这个国家,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比较了解。尼泊尔共产党在下议院拥有的席位比重很高,他们在敬仰毛主席的同时也会崇敬周总理,认为周总理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无以替代的。他们的反应也是非常让我感动。
 
周秉德 :我和沈清一起去尼泊尔时,在那里见到一位 50 岁左右的男子叫阿努博, 是我们一路的翻译。他说,“我父亲是第一位到中国学习语言的,当时父亲在北京民族大学学习,后来做了尼泊尔驻中国副大使, 我们全家都来过中国,我小时候也在北京待过,在北京邮电大学读书。妈妈曾给周总理做过冰激凌 ,受到了赞赏,我们全家都以此为傲。现在我在中国经商。”得知这些消息后我们两家在中国也偶有聚会。去年我到上海与阿努博的妈妈会面。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周秉德会长拜访了尼泊尔中尼协会主席阿努博及与周恩来总理有着深厚情感渊源的阿努博父母一家。
 
《中国市长》:公益项目的开展和推广在国外和国内,情感体验上有什么不同?
 
沈清 :周总理曾于 1957 年访尼期间参观过尼泊尔阿南达——库迪学校,并在留言簿上写着“我们很高兴能参观这所学校并看到尼泊尔年轻人在这里愉快的学习和生活” 的话。1958 年,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中国佛教协会援助该校建造了一座两层教学楼——悲悯楼,见证了中尼友好情谊。
 
2015 年,尼泊尔发生 8.1 级大地震, 该校遭受重创,包括悲悯楼在内的,几乎所有建筑,均遭毁灭性破坏,学生无法正常上学。中国扶贫基金会派援助队伍去抗震救灾,抢险结束后设立办公室,留下一位女同志驻守。2018 年,爱尔公益基金会会长助理陶冶就是从这位女同志那了解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想让国内的组织担负起修复这座楼的工作。陶冶及时帮忙联系对接后,爱尔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贾树森先生给了我们一些资金支持。我们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通过一周的实地考察,承担起修复工作。2019年年初,我们在“悲悯楼”前举行奠基仪式, 奏响了两国国歌。尼泊尔的议长和前副总理非常重视此次修复,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悲悯楼”成为中尼青少年之间交流的基地,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让它重现往日的辉煌。
 
“悲悯楼”旁边有一所印度捐赠的学校。看我们在修复,他们也希望修建他们的学校,我就提议我们和印度一起修复,通过印度非官方询问,我们准备一起承办这件事情,这其实也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民间外交。
 
这两件事情的重大意义就在于那么久远的国家领导人,在外交上的民间友好居然能够被这条线,彼此牵挂着,它是一种传承和延续。包括我们去蒙古国中西部的后杭爱省,周总理也去过,那是个荒僻的地方,在蒙古以北,那里的水利工程、火柴厂都是中国援建时建设起来的。不久前那里还举行了为期三天的“2017 中国文化节”,影响很大。
 
《中国市长》:这个项目意义非常。几十年过去了,总理做过的事情还继续被维护着被关注着,这令人感动!
 
沈清 :是的。当年他们需要中国帮助的时候,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周总理的足迹总能踏上那片土地。而现在,不但我们没忘他们,他们也没忘我们,我们到达那些地方的时候,那里的人们给予了非常热情的接待,而且我们看到那些项目无论是水利工程或是学校,都还在发挥着作用。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沈清理事长几年来策划、组织、实施了“风范传承、扶贫助学、民心相通”三个方面的公益慈善活动。此为沈清在贫困的大凉山与受助学生交谈。
 
《中国市长》:还有哪些助学项目也在进行?
 
沈清 :扶贫助学项目主要在三个地方实施,四川大凉山、贵州黔东南地区从江县的高武村、宁夏西海固地区同心县。
 
宁夏同心县是个革命老区,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同心县下面的一个小地方破旧的墙上写满了作文,稚嫩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知识的向往,当地人也说我们这边注重教育,家里没钱的哪怕去借,也要完成孩子的学业。他们希望通过知识能够改变整个家庭或者家乡的面貌。因此我们去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新生。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当地阿訇的故事, 一个很大的清真寺,阿訇救了红军战士,藏在他的清堂里,这是一个不允许外人进入的地方。回汉之间,阿訇和红军之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四川大凉山是我看过最穷的地方了,彝族地区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比较多, 贫困程度参差不齐,生活水平低,吃不饱、穿不暖。而且意识比较差,不愿意学习,当地人认为给孩子一头牛,七年以后,这头牛卖的钱比他学到知识还有价值。所以我们在这做职业教育。因为想让那个地区的孩子们考上大学还是不现实的,他们更注重的是尽快让孩子们能够务工、能够有收入、能够养家。通过职业教育再逐步改变人们的意识。职业教育之后的就业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将会给予一些帮助。
 
四川省有一个 9+3 的工程,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三年免费教育,尽管这样,学生们在生活上依然是捉襟见肘的,有些去打零工,甚至直接辍学。我们就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们不再为温饱而担忧。
 
我们走访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一直跟着我们的志愿者,看着人少了才凑上去非常腼腆地说,“我不想上高中了,把上高中的钱留给弟弟,让他上初中。”要知道在不注重教育的大凉山,有这么渴望知识的人是多么可贵,能考上高中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可哥哥为了弟弟,为了亲情竟可以放弃热爱的学业。后来我们了解到这对哥俩的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外出打工受伤了,我们去的时候正好在住院,伤的挺严重,即便出院也不能再去打工,家里失去了劳动力。他们家贫穷到连个小板凳都没有,家里唯一可以坐的地方就是几块木板,哥俩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我看到这一幕心里特别受触动,当场决定承担他们以后的学费。
 
《中国市长》:有时看到美丽的山脚下却掩藏着贫困时,特别牵动情感,如网络上的报道“天梯小学”和严寒天气中露着脚趾的贫困儿童。抵达现场感受一定更为强烈?
 
沈清 :是的,到了那些地方我们才会相信竟然会如此贫穷。
 
贵州黔东南地区从江县高武村是个彝族的村落,它的美和贫穷落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原始,很落后。我们从一位名叫刘伟男的挂职干部那了解村子里的情况,那个驻村第一书记刘伟男非常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想尽办法为村里改善生活。我们商议后决定改造医务室,提供义诊、建设篮球场、开展小学生支持项目。那个村子从来就没有过一个能够让村民集合起来开会的地方,篮球场的建设既能议论事情又能当运动场,发挥的作用比较大。
 
从江县彝族村寨里的木楼都比较破旧, 甚至漏雨漏风,我们考察的时候是挨家挨户走访的,其中一位老太太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拉着刘伟男的手说,“你别给我配电视和冰箱了,我也不会用这些,都卖了吧, 给我换一个灯泡,再帮我修修房子,快到冬天了,我这屋子太冷了,还有屋顶,漏雨啊!”这位老太太是独居老人。冰箱和电视是政府部门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而采取的措施,属于扶贫物资。村干部很为难,肯定不能卖,但又想满足老人家的愿望,于是我帮村干部解围,“我来帮老太太修缮房屋,配备生活必须品。”我们考察期间就动手帮助老太太解决了温饱和住房问题。
 
第二年我们去的时候,在驻村书记刘伟男的努力下村子整洁干净了,孩子们的面貌也得到改变,他们的饮用水从蓄水池的井水变成了水塔里的自来水,各家各户方便用水。厕所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造,类似这种很基础的东西都在逐步完善。
 
传承祖辈遗愿,为崛起的中华民族服务
 
《中国市长》:陶会长在一篇公益手记里说到 :绝大多数“红二代”非常清贫,无权无势,但他们政治素养高,有家国情怀, 有“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晚年选择了公益慈善作为自己最后的事业。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在爱尔基金会公益活动中看到周会长的身影,您怎样看红二代公益影响力?
 
沈清 :我觉得所谓红后代,之所以赋予这样的称谓就是因为他们的先辈为了国家解放与建设付出的更多了一些。他们为什么会甘愿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与艰苦之中,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国家崛起、民族的复兴,这是他们的初心。
 
现在我们是振兴时期,这些后代们年轻的时候也都在为祖国的建设付出,如今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了,就非常希望能够继承和传承他们的父辈或是祖辈们的遗愿,传承祖辈们的信仰,希望通过公益、慈善的形式, 帮助到更多应该帮助的人群。因为被赋予了红色后代的称谓,那么他们就有一定的条件和影响力去带动更多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让这些公益慈善项目得以更好地实施。
 
我三十岁左右时,就一直在考虑,要尽己所能去帮助一些弱势群体,像刚才我母亲说的,我们这些红色后代群体,大部分非常愿意帮助别人。这就是一种家风精神的传承,信仰的传承。这些人当中有些不是共产党员,但也像一个党员一样去要求和践行自己的行动,继承这份初心。
 
在周秉德会长的家, 传递着一种特殊的气息,这就是朴素的氛围、深厚的沉淀,与周总理、邓颖超特殊的情感。从右至左 :《中国市长 》、《对外传播》原主编申宏磊,周秉德会长,沈清理事长,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韩雪焕。

 
尾声 :当我们一行拜访了周秉德会长后,2019 年 12 月 5 日爱尔的名誉理事孙少敏又带队来到北京理工大学,《百家大讲堂》289 期特别邀请了周秉德作报告。此刻北京的冬季寒风凌冽,报告厅内气氛却异常热烈,伴着热烈的掌声,周秉德会长步态轻盈、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师生们依然十分安静地聆听着……她 12 岁住进中南海,在伯父身边所见所闻以及经历的一切……周总理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现场许多学生深深被感动着。这样的报告,周秉德每年要做 20 多场,这是实实在在的传承。此刻我们耳畔依然回荡着她在《我是演说家》中所说“我们的国家正在崛起,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这中华盛世,如你所愿!是的,这中华盛世, 也如中国共产党人所愿!”

 
周秉德系周恩来总理的侄女,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会会长。北京理工大学师生们正在聆听她的讲座。
Copyright © 2017 Enla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     京ICP备170103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