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唐江平先生,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辛亥革命网首席顾问严昌洪先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蔡礼鸿先生,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和辛亥革命网负责人,仙桃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领导和嘉宾100余人出席活动。
张难先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之一,是于革命有贡献、在政坛有作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张难先先生1874年5月出生于沔阳县接阳乡(今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一生经历过晚清、民国、新中国等几个重大历史阶段,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矢志革命、服务人民的先锋战士和清廉楷模,赢得了人民的尊崇、爱戴和中国共产党的信赖。
座谈会上,仙桃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唐江平先生指出,张难先先生的一生,是不断探寻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积极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一生,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纪念张难先先生,就要学习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继承和发扬他奔走国事、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学习他追求真理、敢于直言的民主风范,紧跟时代进步潮流,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学习他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斗争精神,坚守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敢于斗争;学习他清正廉明、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修身守德,自律自强,始终在官场上两袖清风。仙桃将把张难先这张名片擦得更亮,传承并弘扬其伟大精神和优良品格,全力推进仙桃高质量发展和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最美仙桃篇章。
董必武嫡孙、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长董绍壬先生表示,他的爷爷董必武和难先老都经历了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认同以办教育的方法来救国,都积极主张和支持联合抗日。1949年开国大典,二老都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董老和难先老从相识相知,到相互支持相互关心,再到共同战斗,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建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难先老一生的历程经历了反清、反袁、反蒋、抗日而拥共,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受到了党中央领导人的尊重与重用,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荆楚英雄模范人物。
辛亥志士向岩嫡孙、武汉大学教授向虎雏先生讲述了他与张难先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1966年,向虎雏先生遵祖母嘱,到北京看望93岁高龄的难先爹爹,难先爹爹告诫他:决不能贪图享受。回忆起58年前难先爹爹的谆谆教导,使他受益终生!他表示,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对人生负责,对时代负责!
陈去病外孙、中华南社学坛常务主席兼总秘书长张夷先生表示,南社与辛亥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去病与张难先是世交,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张难先先生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灵。
张难先的亲属代表张泽长先生对参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感谢。他表示,张难先先生是一代楷模,作为他的后裔,要为继承张难先先生的爱国情、悲悯心而奋斗终生。
最后,主持人李一林先生朗诵诗人张训星撰写的散文诗《感天动地,不如顶天立地》。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调研了仙桃市和张沟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瞻仰了张难先先生故居,寻觅了革命先辈的足迹,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民本主义和清廉文化教育。
嘉宾参观沔阳名人馆(摄影:何蒙)
嘉宾参观仙桃城市展览馆(摄影:何蒙)
嘉宾参观张难先纪念馆(摄影:王克荣)
嘉宾向张难先纪念馆赠送书画作品和书籍(摄影:何蒙)
合影留念(摄影:何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