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通电工作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通电问题是制约一些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未通电地区牧民要求早日通电的愿望非常强烈,只有彻底解决牧民用电问题,才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加快达到小康进程。不仅如此,解决牧区通电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通过实施牧区通电工程,可以有效带动机电企业和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牧民用上了电,又可以带动牧区各种消费,扩大商品流通范围和规模,加速农牧业产业化、商品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牧区通电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过去,草原上是没有电可以使用的,随着这几年国家的投入和能源技术的发展,使部分牧区通上了大电网的电力。不过因为经常性的迁徙,受电网电能损耗等客观原因的制约,电力线路难以在几十、上百公里的辽阔草原无限延伸,后期运维也成为一大难题。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草原牧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但不过也有着出力不稳定,对电网稳定运行有影响的问题,且搭建成本高,设备拆装也很麻烦,目前来说风力发电还有诸多限制。所以用电问题在牧区等偏远地区还没得到彻底解决。
我们的目标
我会结合当前现实基础与未来远景规划,将为“点亮牧民的家”工作分为试点期、深耕期与扩大期三个阶段。试点期着力解决技术问题,通过小范围的试用,不断优化改进光伏产品;深耕期实施模式探索,联络社会各方资源,商讨光储一体机的长效运维机制,致力于形成可持续的牧民用电解决方案;扩大期主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扩大牧民受助群体,帮助西藏、青海等更多牧民切实改善用电品质,努力唤起更多团体和公众对牧区的关注。
目前,经过前两年的摸索,项目已进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运营体系,逐步向扩大期发展。2024年,计划为70户无电牧民家庭捐赠光储一体机,公益总支出100万元。在未来5年,为了促进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将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电力设施的覆盖率和可靠性。
“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
“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简称"ME创新计划")由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关注和支持公益领域的创新实践及社会影响力营造。2015年以来,ME创新计划已经连续开展八届。八年来,全国有2407家公益组织参与申报。中国民生银行累计为188个公益项目,提供资金8890万。项目惠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益人群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心智障碍群体、残障群体、留守儿童、乡村中小学生等,直接受益人次达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