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精神

革命系列(十一)漫漫南征路

  导语:"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周总理生平系列故事: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的故事
 
  第十一集:漫漫南征路
 
  南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敌人极大恐慌。蒋介石、汪精卫从南京、武汉和广州方面调集了大批军队,联合围攻南昌。
 
  面对这咄咄逼人的形势,起义部队下一步该怎么办?中共中央早有决定:起义后部队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海口,以求得到国际援助,再举行第二次北伐。
 
  8月2日晚,周恩来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敌情,讨论对策。根据中央的预定方针,重点讨论了南下行军路线问题。
 
  会议决定,选择国民党军兵力较弱的从赣东经寻邬直取东江的行军路线。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尽快与东江农民起义军联络。
 
  就要南下了,周恩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去前景如何呢不得而知。
 
  他把当地党的负责人找来,询问江西各县农民运动发展的状况,特别是由南昌到临川再经寻邬到广东一路上各县农民运动的状况。负责人告诉他:"赣南的农民运动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一丝阴影萦绕在周恩来的心头。他预感到此次南征之路必是艰辛异常。
 
  8月3日至5日,起义军开始分批撤离南昌,向临川进发。人民群众怀着依恋的心情来为队伍送行。英雄的队伍浩浩荡荡踏上南征之路。
 
  8月的江西,骄阳似火,发烫的丘陵山路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热气,汗水浸透了战士们的衣衫。周恩来行进于战士中间,他不断地鼓励战士与困难作斗争。
 
  由于反动派的造谣,沿途群众大多逃散,口粮和饮水日渐成为问题。许多战士患了赤痢,病倒了。离队的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经过几天的行军,部队陆续到达临川时,实力已损耗近三分之一。军饷亦愈来愈困难。
 
  周恩来分析了形势,感到原来派款、提款、借款的办法已不合时宜,眼下应实行征发地主的粮食,没收豪绅反动派的财产和对土豪劣绅罚款的新政策。
 
  这一建议得到采纳,部队军饷的困难得到缓和。
 
  12日,起义军进抵宜黄。当晚,周恩来指示总政治部起草《土地革命宣传大纲》,油印分发。这时,赶来参加南昌起义的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党委书记陈毅在这里赶上了队伍。
 
  早在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周恩来就与陈毅相识。那年6月,北洋军阀政府专使朱启钤、财政次长吴鼎昌在巴黎与法国政府秘密谈判借款和购买军火事宜,出卖民族利益。周恩来、陈毅等300多人发起拒款斗争。中、法政府当局与中国勤工俭学学生发生剧烈冲突。10月,在中法当局策划下,李立三、蔡和森、陈毅等104名代表被强行遣送回国。周恩来含愤撰写了长篇通讯一一《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之运命》,向国内详细报道中法政府当局对勤工俭学生的迫害。他们一别就是六年。在南昌起义的队伍中看到陈毅,周恩来格外高兴。
 
  周恩来对陈毅说:"分配你担任第二十五师主力团七十三团的指导员,怎么样啊?"
 
  "行。"陈毅爽快地回答。周恩来又笑着说:"这个'官'太小了,你可不要嫌小啊。"
 
  "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器我就干。"陈毅乐哈哈地说。在场的人都笑了。
 
  起义部队向瑞金挺进。在瑞金北面的壬田,与国民党军钱大钧所部的两个团遭遇。激烈的战斗持续到第二天清晨,钱部全线溃败,残敌狼狈不堪地逃往会昌。
 
  周恩来等率军进占瑞金。
 
  在瑞金,起义部队缴获了敌人许多文件,从中获悉钱大钧、黄绍区两部在会昌集结大量兵力准备袭击起义部队。如果继续南下,集结在会昌的敌人就会从背后袭击。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果断决定:乘黄绍区部队尚未到达会昌之际,先击破会昌钱大钧部,再继续南下。
 
  30日,起义部队向驻守会昌的国民党军发动了猛烈进攻。敌人依据地形的优势,顽强抵抗。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亲临前沿阵地沉着地指挥战斗。战斗很残酷,许多战士牺牲了。这时,周士第、李硕勋率领的第二十五师赶到了。周士第快步来到周恩来面前懊恼地说:"昨天夜里我们走错了路,来迟了。"周恩来说:"这个不谈了。你们二十五师的任务,我们已经商量过了,让叶挺给你们布置吧。"叶挺向他们介绍了敌情后说:"你们的任务就是迅速夺取会昌城西北的那几个山头。""是!"周士第和李硕勋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周恩来又说:"部队是很疲劳,可是会昌一定要打下来。你们有没有把握呀?"
 
  周士第、李硕勋表示:"我们向党保证,一定打下会昌。"
 
  二十五师立即投入战斗。
 
  下午5时,起义部队占领会昌。这次战役中,钱大钧部伤亡、被俘、逃散的达6000人。但是起义军也付出了伤亡1000余人的代价。这是起义军在南征途中取得的大胜利。
 
  会昌战役后,周恩来等率起义部队离开瑞金,越过赣闽边境的几座大山,来到福建省的长汀。
 
  到长汀后,周恩来未洗去征尘,即伏案给中央写信,报告起义军撤离南昌后进行瑞金、会昌两役的经过。信写好后,周恩来交给了秘书陈宝符。陈宝符化装成商人,连夜出发。几经周折,这个用药水写成的密件,终于送到党中央。
 
  送走了陈宝符,周恩来又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对攻取东江的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会上,出现了两种意见。周恩来、叶挺主张以主力军由三河坝经松口取梅县,再经兴宁、五华取惠州,以控制东江地区。至于潮州、汕头,应以小部分军力,至多两个团去攻取。他们认为潮汕国民党军兵力空虚,地势无险可守,预计可不战而得,如先以主力取潮汕后再折回取兴宁、五华,攻惠州,就过于迂缓,从而使国民党军有集中兵力、抢占有利地形攻击起义军的可能。
 
  多数人则主张以主力取潮汕,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坝监视梅县方面的国民党军,再经揭阳出兴宁、五华取惠州,以便尽早得到休息和共产国际接济。
 
  会议决定采取后一种意见。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周恩来、叶挺的意见是正确的。
 
  周恩来和彭湃带领一团人顺汀江而下,进占上杭,继而进入广东境内。9月19日,起义军占领广东大埔县三河坝。起义军按照长汀会议的决议,在这里分兵:朱德率第十一军二十五师等部留守三河坝;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二十四师进军潮汕。
 
  23日,起义军在与驻守潮汕的国民党军王俊部短时交战后,进占潮州。24日起义军解放了重要海口城市汕头。周恩来同前委大多数领导人一起,随起义军进入这个他离别了一年多的城市。
 
  1925年至1926年,周恩来曾在汕头担任东江行政委员,亲自领导过那一带的工农运动。25日,汕头市牛屠地召开了有数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当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的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周恩来在会上作了讲演,号召人民起来斗争,争取自身的解放。
 
  起义军占领汕头后,曾想先在这里站住脚,有一番作为,再图发展。然而,此时却得到了消息一一敌人的重兵正在潮汕周围悄悄地集结,大有进攻潮汕之势。
 
  当时统治两广的是国民党第八军正副总指挥李济深和黄绍区。他们在会昌战役后策划了新的绞杀革命的阴谋:将第四军第十一师、第十三师和新编第二师组成东路军,以陈济棠为总指挥,乘起义军直入潮汕的机会,抢先占领了原来可作为潮汕屏障的揭阳、汤坑一带的有利阵地;钱大钧部到梅县以东的松口镇,监视留守三河坝的起义军;黄绍区率第七军两个师渡过韩江上游,窥伺潮汕。
 
  起义军在潮汕休整3日后,进行了第二次分兵:第二十军第三师约1000人由师长周逸群率领警备潮汕,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和第二十军第一、二师在贺龙、叶挺等同志率领下向揭阳进发。26日进驻揭阳。
 
  这时,总指挥部接到一错误情报,说仅有千余敌人集中在汤坑一带。遂决定用全力吃掉当前之敌。
 
  28日,起义部队开始在揭阳北部的山湖地区向占据有利地形的敌军发起攻击。山湖地区是一片丘陵地带,起义军一路仰攻,一直处于不利地位。连续苦战三昼夜,起义军疲惫不堪,且弹药将尽。虽然歼敌3000人,本身伤亡官兵也达2000余人,无力再战。
 
  30日凌晨,起义军利用黎明前的黑暗主动撤出战斗,退回揭阳。此战敌人投入的兵力实际已达两万人。
 
  正当起义军主力同敌军在山湖地区苦战时,黄绍区部已绕道插入起义军背后,于30日沿韩江两岸向潮州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留守潮州的起义军官兵英勇还击,大部分牺牲在阵地上。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突围。黄昏时,潮州失守。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在帝国主义军舰炮火的掩护下,在汕头强行登陆。周恩来指挥起义军英勇抵抗,将敌击退。
 
  当晚,周恩来在汕头召开中共前委会议,决定放弃汕头,向普宁及海陆丰撤退。
 
  10月1日凌晨2时,起义军放弃汕头。周恩来带领一连人前往揭阳方向,接应从前线撤退下来的起义军。
 
  汕头失守前,新任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奉中央之命来到汕头,传达八七会议精神,要求取消起义军原来所用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改为苏维埃,将军队开赴海陆丰,会合当地农民武装,改组为工农革命军。他布置李立三、张国焘等离开部队,起义军的一切事宜由周恩来负责处理。
 
  然而整个局势已急转直下,许多事情来不及实行了。
 
  周恩来这时染上了恶性疟疾,连日高烧。2日,他和贺龙、叶挺等到达普宁县内的流沙。3日,山湖前线撤下的部队也辗转来到流沙。
 
  当天中午,起义军领导成员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张国焘、谭平山、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等二三十人聚集在流沙的一个教堂里,等待着周恩来。
 
  周恩来被担架抬来了。紧张的工作劳累、恶性疟疾的折磨使他更加消瘦。但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闪耀着坚定的光芒。
 
  这是一次决策性的会议。
 
  周恩来支撑着他那病弱的身体宣布:今后不要再使用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打出苏维埃的旗帜,实行土地革命。他总结了起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今后的行动方针:武装人员尽可能收集整编,向海陆丰撤退,帮助农民开展斗争,作长期革命斗争的准备。其余人员分别由海口撤退,转移香港或上海。周恩来讲完后,要大家发言。
 
  叶挺说:"到了今天,只好当流寇,打游击,还有什么好说的。"
 
  贺龙那洪亮的声音里带着愤怒:"我不甘心,我要干到底。就是让我回到湘西,定要卷土重来。"
 
  会开到下午两点左右,忽然有一战士进来报告:"村外山头上发现敌人。"
 
  周恩来果断地宣布:"散会。"
 
  会议匆忙结束了。
 
  起义军从流沙向西,经钟潭向海陆丰方向的云落前进。
 
  这时,周恩来高烧已达40度,脸色蜡黄,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只好由四个担架队员抬着他,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战士们看他病成这个样子,很难过,劝他离开部队隐蔽起来。担架上的周恩来吃力但却坚决地说:"我的病不要紧,能支撑得住。我不能脱离部队,我要到海陆丰去,扯起苏维埃的旗帜来!"
 
  周恩来常处于昏迷状态。有时神志不清,还在喊:"冲啊!冲啊!"
 
  因为大路已被敌军占领,起义军只好排着长队,走乡间小路。起义军行至莲花山。第二十军的第一、二师刚刚通过,陈济棠的主力第十一师就从乌石赶到了。他们将起义军拦腰切断,占据有利地形,疯狂地对后续的总指挥部和第二十四师猛烈射击。
 
  周恩来、贺龙、叶挺指挥部队奋起还击,但疲劳过度的部队已没有什么战斗力了。部队逐渐失去控制,陷入混乱之中,不一会儿,就被冲散了。
 
  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几个人走在了一起。他们路不熟,又不懂当地话,历尽艰辛。
 
  一天,突然遇到了地方党的负责人杨石魂。大家都很兴奋。杨石魂把他们带到陆丰县南塘区黄寮村的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家中。周恩来与黄秀文促膝谈心,讲农民武装的重要。晚上,杨石魂找来一副担架,趁着夜幕抬上重病的周恩来,把周恩来和聂荣臻、叶挺一起转移到陆丰的甲子港。
 
  在甲子港,杨石魂又搞到一条小船,连夜把这几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送出了海。
 
  在茫茫的大海中,一叶扁舟向香港驶去……
 
  震撼中外的南昌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二十四师余部1200多人由黄朗、颜昌颐率领于10月7日到达陆丰。他们与当地农会会合在一起,改编为红二师。11月,树立苏维埃的旗帜,创立海陆丰红色政权。
 
  二十五师在朱德、陈毅的领导下,也坚持下来。在1928年初发动了湘南大起义,随后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师,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作为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缔造者之一。
 
Copyright © 2017 Enla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     京ICP备170103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