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周总理生平系列故事: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故事
第九集:红旗插到陕北
1935年9月17日,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挥师直进陕北。胜利已经在望了,在前进的道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兴高采烈。周恩来身边的红军战士,忽然说到:“要是那些在路上牺牲的同志,能同我们一起到陕北多好呀!”周恩来听到后,很沉痛地说:“是呀,我们是有许多很优秀的同志倒在了长征的路上,我们应当永远记着他们!”他停了一下,接着又坚定地说道:“但是,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 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战士们听了之后,都感到周恩来的话里蕴藏着一股巨大的力童。他们坚信,中央红军虽然只剩下八千人了,但一定会把红旗插到陕北,重新创造革命局面。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终于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中央红军长征,最后以中国共产党、红军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了。
红军到达陕北,使国民党惊恐万分,蒋介石急忙命令五个师向陕北围攻。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一起制定了战斗方案,决定在直罗镇消灭敌人。
战斗前,周恩来亲自带领干部侦察地形,对每座山头和每条山沟都进行了观察。回到驻地,他立即着手制定作战计划,并指示红军指挥员,一定要作好战斗动员,使全体红军都知道:打好这一仗,就是为党中央 把革命大本营建立在陕北而献上的一份厚礼。
直罗镇三面环山,一条小路穿镇而过。11月20日下午,在六架飞机掩护下,敌109 师师长牛元峰亲自率兵开进了直罗镇。第二天拂晓,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都来到了前线指挥所。当敌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埋伏在山上的红军突然向直罗镇猛扑过去。经过两小时的激战,红军占领了镇子,敌师长 牛元峰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镇东头的一个小寨子。
这时,周恩来从山上走下来,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小寨子的地形。他发现那里地势险要,红军硬攻会有较大伤亡。于是他对战斗指挥员说:“敌人已成了瓮中之鳖,寨子里没有粮食没有水,他们总是要逃跑的。我 们暂把他们围住,现在不要强攻,等他们逃跑时再消灭。”果然不出周恩来所料,敌人待援无望、缺粮断水,天黑的时候开始向西突围。敌人离开寨子后,红军立即尾随追击,一口气追了二十五里,终于在直罗镇西南的一个山上,活捉了敌师长牛元峰,歼灭了所有敌人。战斗结束后,周恩来回到指挥部,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次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天气已近隆冬,但不少战士还没有穿上棉衣,有的甚至仍穿着短裤。周恩来这时兼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负责军需供应工作。他看到战士们在挨冻,心里十分焦急。为了解决红军冬装,他召集供给部干部开会,布置大家赶快 收集棉花布匹,派人建立被服厂,并发动边区妇女,连夜缝制棉衣。短短十几天的功 夫,每个红军战士都穿上了暖和的棉衣。
周恩来的警卫员也脱下了单衣和短裤, 换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裤,但他看到首长却仍 然穿着一件破夹袄。这件夹袄还是他在长征 路上给首长做的,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地方破得露出白花花的羊毛。于是他跑到供给部去问,为什么还不给首长换新棉衣?当他得知是首长自己不要时,就回来找周恩来商量: “我们都穿上了棉衣,看您那件夹袄已经破了,也领套新的吧?”周恩来很爱惜地摸了摸自己的夹袄说:“不要了,这件还可以再 穿一个冬天。” “都已经坏了啊!”警卫员还试着劝说。周恩来笑着回答:“那就请你 们找人帮我拆洗一下,破的地方补一补。” 见警卫员不高兴,他又耐心地说:“前线的 战士,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还要打仗,应该先 让他们穿上棉衣啊!”警卫员被说得哑口无言,但他不忍心看着首长冒着寒风外出开会,悄悄到供给部给周恩来领回一套棉衣。周恩来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他,最后还是让他把棉衣送回了供给部。
在陕北的窑洞里,周恩来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但他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美国记者斯诺这样描述他初次见到周恩来的情景: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 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 兵。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着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上放着两只铁制的文 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
到达陕北后,周恩来的工作仍然十分繁重。为了把陕北真正变成中国革命的基地, 他日夜操劳,做了许多事情。尤其在凝聚红军力量和开创西北联合抗日局面两件事上, 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花费了极大精力。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陕北根据地 还继续执行着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大批红军干部被当成“反革命”抓了起 来。毛泽东、周恩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 即下令释放所有被抓的红军干部。周恩来还亲自慰问这些受委屈的同志,高度赞扬了他们开辟陕北根据地的功绩,鼓励大家要胸怀宽广,加强团结,一致对敌。这样,压在陕北红军和群众心中的乌云,很快被驱散了,生动的革命局面重新出现在陕北。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结束了长征,与中央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革命力量,完成了战略转移,重新聚集起来。这个时候,中国红军虽然只剩下4万人,但在他们身上,却寄托着中国革命和民 族复兴的希望。为了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红军内部的团结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由于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分裂红军,使红四方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来到陕北的时候,许多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情绪都很低落。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一方面严厉批评 张国焘的错误,一方面对四方面军广大干部 战士表示了最热诚的欢迎。在这方面,周恩 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经常深入到四方面军机关,部队,热情地和大家——握手,亲切地与他们交谈。他赞扬四方面军是党领导下的一支英勇部队,战功显赫;教育大家,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询问有什么困难,鼓励大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周恩来热诚恳切的话语,使大家深受感动,很快就恢复了革命的朝气。
在努力凝聚红军力量的同时,周恩来也为实现西北联合抗日局面做了大量工作。
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国民党蒋介石继续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指派张学良,杨虎城“围剿”红军。针对这种形势,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过去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规定党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1936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等联名发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在此前后,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还多次写信给东北军、西北军将领,希望他们顾全民族大义,与红军联合抗日。为了争取东北军,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由周恩来担任书记。
东北军在蒋介石的催逼下与红军作战,屡遭失败。广大战士时刻不能忘怀已经沦陷的东北家乡,都盼着早日打回老家去,而不愿与红军打仗。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剿共”政策也早已不满,感到与红军作战没有出路。周恩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打通与张学良的联系。
正在这时,一个名叫高福源的东北军团长,在直罗镇前的一次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后,经过教育提高了觉悟。他主动表示,愿意劝说张学良与红军联合抗日,周恩来立即同意了他的要求。高福源回去后和张学良谈了一夜,张学良表示愿与红军接触。1936年2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李克农代表红军在洛川与张学良进行了会谈。张学良表达了他的抗日意愿,提出要与毛泽东或周恩来面谈。中共中央得到消息后,当即决定以周恩来为全权代表,前往延安同张学良会谈。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亲驾飞机来到延 安,周恩来、李克农如约先到川口,傍晚时分,由高福源带领进入延安。在一座天主教 堂里,周恩来与张学良开始了秘密会谈。周恩来首先问道:“张将军,你看国家 的前途如何?”张学良坦率地回答:“中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共产党的道路;另一条是走法西斯的道路。两年前,我从意大利回国,曾相信法西斯主义可以救中国,因为德国、意大利都是在法西斯统治下强大起来的,所以我拥护蒋介石作领袖,实行法西斯主义,领导全国抗战。但是,这条路能不能走通,我现在开始怀疑了。如果内战不停,什么时候才能把日寇赶出中国呢?”
周恩来见张学良态度如此坦白,也直率地说:“张将军这样开诚相见,也请允许我谈谈我们的看法。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主张个人独裁,压迫人民,摧残群众,连一点表面的民主和自由都不要,是当今世界上最反动的一种主张。中国抗日,必须实行民主,发动群众。在中国的环境里,搞法西斯独裁,不要民主,不要人民大众,就不能树立真正的抗日信心。打内战,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让人民群众遭殃,让日本帝国主义高兴。因此,只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实行民主,给人民以自由,才能调动起千百万民众的抗日力量,把日寇赶出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听了周恩来的这番话,张学良连连点头 赞许。他又问道:“假如东北军能够联合起来抗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蒋介石呢?周恩来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慎重地询问张学良对蒋介石有什么看法。
张学良说:“蒋介石现在实际统治着全 国,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和主要的军事力量, 都掌握在他的手里,财政、外交等也由他一手包揽。据我观察,他还有抗日的可能和存 心,联合抗日,也应该把他包括进来。他又是我们的大老板,如果提反蒋,工作起来怕有困难。”周恩来听了,认真地说:“我们原来 是主张反蒋抗日的,那是因为大革命失败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铁的事实 教育了我们。不过,在今天的形势下, 我们愿意重新考虑这个问题。这是个重 大的方针政策问题,我可以把张将军的 意见带回去,由中共中央郑重考虑后再决定。”张学良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又说:“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一定会把蒋介石扭转过来。”
在会谈中,双方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张学良还表示愿意在物质上支持红军,并为红军出动抗日提供方便。周恩来则 表示,在张学良未公开抗日前,红军适当退出一些地方,以打假仗的方式应付蒋介石。
会谈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整整进行了一夜。会谈结束后,张学良送给周恩来一本 新出版的地图,并设宴招待他。太阳初升的 时候,周恩来、李克农离开了延安。
这次成功的会谈,直接促成了西北联合 抗日局面的实现,张学良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深深地印记着周恩来的友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