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精神

土地革命系列(四)奔赴中央苏区

导语:"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周总理生平系列故事: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故事

第四集:奔赴中央苏区

1931年,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形势更加险恶。顾顺章叛变后,中共中央机关被迫转移。但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向忠发叛变事件。

6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向忠发,不顾周恩来的一再劝阻,擅自从隐蔽处外出,并在外面过夜。第二天,向忠发出门叫出租车时被敌人发现而遭逮捕。周恩来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营救。但向忠发三天后就叛变了,还把周恩来在小沙渡的秘密住处供了出来。敌人派人搜捕时,周恩来和邓颖超已 经撤离。敌人仍不死心,派人日夜守候。这使周恩来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处境,不仅无法外出活动,也很难在上海存身了。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决定将周恩来由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中央苏区,又叫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在毛泽东、朱德开辟的赣南(江西南部)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提到这个名称,还与周恩来多少有些关系。早在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周恩来批评李立三关于以城市工作为中心、发动全国总暴动的“左”倾错误时,指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设立苏维埃革命政府的重要性,他说:以前“中央有过于机械的设想,以为中央政府一定要设在武汉,至少也要在长沙、南昌”,而没有注意到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可以更兴奋苏维埃区域的群众,可以更影响全国的工农群众”。在周恩来的主持下,这次会议决定,在苏维埃区域建立中央局,以统一各苏区党的领导。当时,毛泽东、朱德领导的赣南革命根据地,被公认为是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因此,苏区中央局和中央苏维埃政府,自然就设在这里。这样,它就被称为中央苏区和中央革命根据地了。

1931年12月,三十三岁的周恩来,离开了战斗多年的上海,告别了白区地下斗争生活,向着他早已向往的中央苏区出发了。

这天晚上,在上海海宁路与山西路转角处的一家杂货小店的阁楼上,邓颖超为周恩来准备着行装。为了安全着想,邓颖超一定要周恩来化装。周恩来说:“化装,也许是必要的。你打算把我打扮成什么样子呢?”

“打扮成一个广州客好吗?”邓颖超提出了建议,周恩来立即同意了这个方法。8点钟的时候,党组织派护送人员来到了周恩来的住处。只见一位头戴鸭舌帽,身着蓝哔叽中式短上衣和灰色洋布新裤,足登厚底木履,蓄着满脸胡须的中年汉子站在面前。原来,这个广东客打扮的人,就是周恩来。他一边对着镜子仔细照着,一边对邓颖超说:“从外表上很难看出我这个广东客的破绽,但有一件事保不住,我不会说广东话,一开口免不了要露马脚的。”邓颖超边为周恩来整理行装边回答:“其实这也不难,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在船上不说话,当哑吧最妥。”周恩来听了大笑起来。一切准备停当,周恩来和护送人员乘着夜色出发了。为避免引人注意,邓颖超没有下楼送行。他们乘坐两辆人力车,很快到了十六铺码头。周恩来在这里登上了一艘英国洋行的小轮船,在船上有一个绰号叫“小广东”的交通员负责接应。

这是一艘客货混装的小轮船,只能沿海岸线行走,不能驶入深海。经历了几天的颠簸,这艘船途经香港达到了汕头。“小广东”完成了护送任务,依依不舍地向周恩来告别,用暗语说“舅舅,上码头后要多多保重身体,防止感冒啊!”周恩来轻轻地拍着“小广东”的肩膀,亲切地对他说:“我有预防感冒的方子,你放心好了。”然后又悄声叮嘱:“小鬼,你很机灵。做这个工作很艰苦,但也很光荣。遇到困难时不能泄气;工作顺利时更要小心谨慎,切不可麻痹大意,放松了警惕就容易出问题,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另外,要好好学习,学习也是工作呀!”

那时,从国民党统治区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有一条秘密交通线:从汕头出发,经大埔,越过国民党封锁线,通过福建永定的游击区,再经长汀转往赣南。这条交通线是由周恩来亲自布置的,早在几个月前,他就通知大埔交通站长卢伟良到上海汇报工作,详细地询问了这条交通线沿途的情况。之后,许多干部就是通过这条路转移到了苏区。这时,周恩来正是沿着自己亲手开辟的交通线,前往中央苏区。

在汕头上岸后,周恩来又重新化了装。他穿上了灰色长袍,头戴一顶大礼帽,装扮成一个算命先生,由交通员肖桂昌护送,向大埔出发。他们先坐火车到潮安,再换乘轮船至大埔,进入大埔境内又改坐小木船,在清溪上岸,来到了大埔交通站所在地。

从大埔到中央苏区,还要穿过很长一段敌占区,这是秘密交通线上最关键的一段路。在这中间,碉堡林立,关卡重重,聚集着许多国民党军队和反动民团。因此走大路是很危险的。大埔交通站站长卢伟良早就作好护送周恩来的准备。他派了六名武装交通员,担任护送周恩来通过敌人封锁线的任务。大路不能走,他们就走人迹罕见的山路和山沟;白天不能走,他们就在晚上走。

周恩来在交通员的护送下,翻山越岭,攀藤附葛,终于就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在一条原来敌人没有设立哨卡的小路上,不知什么时候新设了哨卡,周恩来等人来到这里时,敌人正在搜查过往行人。面对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周恩来冷静地与交通员商量,先看哨卡情况再决定应付的办法。他们若无其事地来到哨卡前,只见三、四个国民党士兵正在抢老百姓的东西。原来,这里并不是什么正式的哨卡。周恩来从容地走到敌人眼前,突然大喝一声:“你们还不快跑,后面追兵来啦!”几个国民党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喝声吓了一跳,忙问:“你是什么人?追兵在哪里?”周恩来神色不变地回答:“我是算命的,有一队人马已经到了后面那个村子了。”

敌兵听了,顾不得搜强行人,连忙逃走了。周恩来她们顺利摆脱了敌人,又往前走了一程,他们到达永定境内的乌石下村,由这里的交通员继续护送周恩来,两天后进入上杭县。就这样,周恩来结束了秘密的旅行,终于来到了中央苏区。

进入苏区后,周围的一切,对于长期战斗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周恩来,都十分新鲜有趣,这使他非常兴奋。他沿途利用休息时间,找了很多农民和乡、区干部谈话,急切地向他们了解苏区工作的实际情况。

12月22日,周恩来到达长汀,这里是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和省苏维埃的所在地。交通员领他先到中共长汀县委办公室稍事休息。刚刚坐下,只见一个腰系皮带、身插手枪的青年妇女,兴冲冲地推门闯了进来。他不认识面前这位身着便衣,脸庞消瘦却双目炯炯的陌生客人,转身就要出来。周恩来连忙站起来拦住她,和气地对他说:“这位女同志干什么去啦?”年轻的女同志不假思索地顺口答道:“抓反革命!”周恩来一听,开心地笑了。在白区工作的几年岁月里,所看到的是敌人明目张胆地抓共产党,这里却正好相反,这是多大的不同啊!

周恩来接着又问:“抓反革命,好哇!你说说是怎么抓的?”女同志毫不犹豫地说“就这样抓的嘛!”“恩,你怎么知道他是反革命啊?”周恩来又提了一个问题。这次,女青年回答不上来了。他很纳闷,这个人是谁呀,这么刨根问底的?

这是,福建省委的一位领导人走进屋子,见周恩来和女青年说的高兴,连忙过来指着周恩来对女青年说:“他就是党中央的周恩来同志,刚从上海过来,准备到瑞金中央苏区,路过这里。”周恩来也笑着问了女青年的名字,原来他叫李坚贞,是长汀县苏苏维埃的妇女部长。当她知道这个总爱刨根问底的人就是周恩来时,仅仅地握住了他的双手,激动地说:“周恩来同志,你好呀!大家都盼着你来呢,今天总算盼到了!”

周恩来也很高兴,谈笑风生,有详细地址询问了县里的工作情况。接着,他又把话题回到抓反革命问题上来,耐心地想李坚贞解释执行党的政策的重要性,语重心长地说:“斗争土豪劣绅,成分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是敌人,一个也不能放过;是好人,一个也不要冤枉,这才能孤立和打击一小撮敌人,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周恩来的一席话,使李坚贞这个童养媳出身的苦青年,心理亮了起来。他从此懂得了:“干革命,光靠对地主阶级的深仇大恨,光靠一股子重进是不够的,还要懂得掌握政策才行。”

实际上,周恩来对李坚贞说出这些话,不是没有原因的。早在上海中央工作时,他就注意到苏区存在着 “肃反”扩大化的问题。当时,苏区处在敌人的重兵包围之中,内部的情况也相当复杂。在敌我双方异常尖锐的生死搏斗面前,又热女夸大了敌人从内部进攻的危险,苏区出现了“肃清反革命”的高潮。在“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并写信给苏区领导,指出不能把“肃反”斗争简单化和扩大化。

在前往长汀的路上,周恩来曾向以为红军团长询问“肃反”情况,那位团长回答:“据说有六千反革命,因为军事作战时期不得已,有很多并未完全审问清楚。”周恩来听了很生气,立即写信给中央政治局,要求制止这种做法。在长汀和李坚贞的谈话,更是周恩来感到了苏区“肃反”扩大化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进入苏区后,立即把纠正这种错误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在他的努力下,中央苏区的“肃反”扩大化,很快被制止了。

12月22日,周恩来在长汀召集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和长汀县委的领导人员开会。他在会上做了长达八个小时的报告,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和中央苏区的任务作了详细的阐述。接着,他又分别找人谈话,了解苏区实际情况。他既肯定了汀州苏区工作的成绩,说“汀州的繁荣,简直为全国苏区之冠”,也指出“假使不是肃反工作做的那样严重,则群众的积极性与干部的产生必不致如现在这样感到困难”。

离开长汀后,周恩来继续想中央苏区的腹地前进。1931年12月底,他终于到达了这次旅程的重点——中央国革命根据地的首府瑞金。毛泽东、朱德等苏区领导人,在这里热烈地欢迎革命战友的到来。周恩来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发去电报,报告说:“一路顺风,平安到达娘家。”

Copyright © 2017 Enla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     京ICP备170103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