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三个小故事。
第二个故事有两种说法,有的说是在庐山图书馆,有说是在北戴河图书馆,总之,当时中央正在图书馆所在地开会。
有一天下大雨,读者很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领导人的秘书打来的,他说:“你们这里有没有xx地方的老版地图?我们首长要看。”——没有讲首长的名字。
图书馆管理员查了一下回复说:“你说的老版地图我馆有保存,但是根据规定,古旧稀缺资料只能内部查阅,不能外借。”
电话那头回应:“我们将前来查阅,请做好准备。”
雨下得很大,管理员一面准备接待,一面想:可能雨太大,人就不来了。
正想着,周恩来总理穿着雨衣,在秘书的陪同下进了馆。这时管理员才知道,电话里说的首长就是周总理。
周总理脱了雨衣,拿毛巾擦了手和脸,才调阅地图来看。
管理员想到刚才自己的应对,感到有些不安。没想到,周总理看完地图后,特意赞扬了管理员坚持规章制度的做法:珍贵的图书资料要注意保管,不能随便外借,以免损坏。
周总理坐汽车,常常向司机交待:不要多按喇叭。按喇叭,白天怕引起行人紧张,影响安全(那个年代小轿车还比较稀少);夜晚怕影响群众休息。下雨天开车要更加注意,有积水的地方慢一点,不要把水溅到路人身上。
周总理强调:“车开慢点不要紧,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以为我是总理就可以特殊,就可以违章。”
可是有一次,一位司机还是违章了。
1957年的一天,周总理要到政协礼堂开会。他平时坐的汽车正在检修,只好临时改乘另一辆车。车开到阜内大街,司机超车违反了交通规则。
“停车!”一位年轻的民警扬起手喊道。汽车只好靠边停下来。
司机急忙下车,向民警解释了一下刚才的情况,请民警谅解。这一“解释”不要紧,年轻的民警认为司机“态度不好”,更加没完没了地批评开了……
司机无奈,只好忍着。他心里很着急,怕耽误了事,又不能说出坐在汽车里的是周总理。因为他知道,说了以后民警或许会放过他,但接下来周总理不会放过他,呵呵。
司机越着急,民警越认定他不虚心,越得批评!
汽车里,随周总理同去参加会议的干部也着急,想下车同民警交涉一下。周总理拦住了他,说:“不行,绝对不行。法规是我们政府颁布的,我们应该带头遵守,如果我们不守法,那就是带头破坏法制了。”
他们就这样坐在车里,耐心等待,直到民警放行……
——————
有人说,这三个故事不值得歌颂,因为周恩来只是做了制度规定的事,是应该的。
当然,规章制度人人都要遵守,周总理也不例外。但是另一方面,现实情况却并非总是如此,有些小事做到并不难,难的是大人物不搞特权。特权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而周总理带头破除,坚持抵制,令人敬佩。
周恩来官而不显,万世敬仰,无疵可指。正如梁衡所言: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标准甚至不够标准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