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顾问风采(二)周铁男:有爱的收藏 无私的贡献​

 
在学习、研究周恩来尤其是从事红色收藏的人们之中,有一个名字如雷贯耳,那就是周恩来文史资料收藏家——周铁男。2020年8月2日,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正式聘请周铁男担任我会顾问一职。
 
原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曾将周铁男誉为“人民的收藏家”,但基金会的小伙伴们更喜欢称呼他“周老师”。在日常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的工作中,遇到资料缺失、史实不明的时候,只要找到周老师,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周老师不但收藏丰富、博学多知,而且对传扬总理精神的工作总是不计个人得失的相助,无愧于“人民的收藏家”这个称号。
 
 
顾问风采(二)
 
周铁男:有爱的收藏  无私的贡献
 
 
周铁男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是有“小儿周”美誉的中医儿科泰斗周慕新先生,父亲是著名的中医疑难症专家周志成先生。不过周老师并未继承祖业学医,而是出于最诚挚的热爱从事了关于周恩来文史资料的收藏事业,至今已有47年了。
 
 
周铁男在中南海西花厅
 
 
 
 
周会长为周铁男老师颁发顾问证书
 
 
 
 
01
缘起
 
 
 
 
1973年11月18日下午,是让周铁男老师永生难忘的日子。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乘车从机场迎来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主席阮友寿,作为中学生迎宾队伍的一员,当时15岁的周铁男和同学们列队站在长安街一侧的公安部附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亲眼目睹了人民总理周恩来的风采。
 
“ 当时,总理坐在红旗轿车里,车窗的纱帘打开着。我看到了总理,虽然只是个侧脸,可我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因为自己亲眼看到了周总理。”
 
第二天,周铁男就找到印有周总理和阮友寿在机场合影的《人民日报》收藏起来。从此,开始了他将毕生从事的周恩来资料收藏生涯。
 
 
13岁的周铁男和父亲一起看报纸
 
由于历史原因,周老师中学毕业后做了一名工人。开始收藏周恩来资料后,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延伸,他很快就面临着要如何对资料归纳、整理、分类的问题。周恩来资料的收藏属于收藏界的冷门,涉足者较少,更难有人做专门指导。而周恩来的历史地位决定了他的资料浩如烟海,并涉及到大量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收藏者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勇于挖掘的魄力和研究的恒心等。为此,周老师用了多年的时间攻读相关内容,并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既有民间特色、又有专业理念的收藏体系,成为研究周恩来的行家,并被江苏周恩来研究会破格吸纳为会员。
 
半个世纪,对于历史只是一瞬,而对于一个人却是大半生的时间,有人用来追求财富,有人用来赢得名誉,而周铁男老师则有了堆满整个屋子的无价的藏品。书法家崔子崇为其题词——“这里是周恩来的世界”。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老师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国内外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了他的收藏事迹。
1998年2月23日,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周铁男老师获邀出席,与各界人士六千多人听取了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02
奇迹
 
 
在从事收藏的过程中,周铁男老师对资料内容务求精确、严谨,为此走访了许多周恩来的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及其子女、从事周恩来研究的党史专家和学者、相关的摄影记者,以及各行各业见过周恩来的人。通过极其耐心细致的工作,他独力完成了近万张周恩来照片的图注,考证了数千张难以查阅的照片注释,摸索出了根据照片里的人物和背景确定其事件与地点的考证经验,并藉此为有关图书做了勘误。
据周鸿飞的《民间收藏周恩来资料第一人——周铁男》一文介绍,周铁男老师“通过整理上千张报道周恩来国务、外事活动的报纸,将以往官方提供的周恩来出访的国家和地区从30次锁定为48次。
在翻阅上千万字相关资料后,他整理、编辑了国内第一部完整的《周恩来任职录》,收集了从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到生命最后一刻所担任的500多个职务,比相关辞典收录的职务还齐全。他说:“千万不可小看这些职务,透过这些职务可以了解周恩来的革命经历、组织才能等许多情况,对于周恩来在党内的历史地位和卓越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为迎接周恩来诞辰百年,周老师在坚持工厂工作的同时,用业余时间从他收藏的一万多张照片中精选出近两千张,编成了画册《大地之子周恩来——周铁男收藏周恩来照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们被周铁男的事迹所感动,破例批准出版。
画册出版后很快被抢购一空,创造了伟人画册印刷册数的新纪录。但周老师还是保持着一份平常心,照常进厂上班。
 
周铁男主编的大型画册《大地之子——周恩来》(上、下卷)
 
1998年1月8日,周老师作为嘉宾参加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纪念周恩来的节目,有听众问起《大地之子——周恩来》:“有多少人参与了编辑工作?出版这么大型的画册应该有一个编委会吧!”周老师答:“画册从选片到扫描,从图片注释到版式设计,都是我一个人利用一年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听众听后认为,周老师形容自己的“执着”二字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奇迹”。周老师则认为:“如果说有奇迹,那是亿万崇敬周恩来的人们和全国的专家学者共同创造的。”
 
 
03
初心
 
 
周铁男老师本来有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因为如果上了大学,必然要花很多钱、会少收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中国只是多了一个大学生,而少了一个收藏家……上过大学的人还少吗?可是像周老师这样的收藏家却是凤毛麟角。
上世纪末,周老师下岗后,收藏周恩来资料就成为他最主要的人生内容。他成了潘家园、报国寺等各个旧货市场的常客,敏锐的在别人不留意的地方搜寻着“宝贝”。
周老师说:周恩来是时代的巨人,人类的明星,民族的英雄。对周恩来这样的伟人,要有感情的收藏。
 
“ 世界上总得有一个执着的人来做这件事,我这辈子就干这件事,就当这个人了。”
 
这是他的初心,他说到做到了。
为了搞收藏,多年来他节衣缩食,把有限的财力都投入其中,没能给妻儿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内心里是很负疚的。但是妻子吕玉萍却非常的理解和支持,儿子也并未抱怨。
 
 
我会会长周秉德(中)拜访周铁男夫妇
 
“德不孤,必有邻。”周恩来精神感召了他,他的执着又感召了很多人。
周恩来侄女、我会会长周秉德曾在一次会议上深情地说:“作为周恩来的亲属,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情,周铁男做到了。他是一个经济上并不宽裕的普通工人,多年来不计名利地从事周恩来资料收藏,的确是难能可贵又极不容易的。我们都应该伸出手来支持他。”会后,她拿出一个月的退休金捐助给周铁男。周恩来的其他亲属、身边工作人员们也通过不同形式给予周铁男支持。
 
 
04
传承
 
 
 
某次,周老师应邀到某地举办周恩来资料展。筹备期间,凡事他都尽心尽力。活动方指派的工作人员有不明白或不会做的,周老师都亲力亲为。出于对周总理的敬爱,周老师下定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把展览办好!
开展前,有领导到展馆视察,看到一个人正在心无旁骛的专心布展,忍不住问道:“那是哪个民工啊?”陪同人员连忙说:“这就是周铁男老师啊!”
 
又有一次,周老师收到请柬,请他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一个纪念周恩来的学术研讨会,同时寄来的还有大会堂的停车证。当周老师骑着自行车去参会时,刚到大会堂门外就被警卫拦住了。周老师出示了自己的请柬和车证:“这不是人民大会堂的停车证吗?”警卫看罢哭笑不得,只能告诉他将自行车停到指定地点再来参会。要知道,对于几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的周老师来说,那时的自行车就是他藏品之外少有的“价值不菲”的财产了。
 
 
周铁男和他的藏品
 
多年前,曾有一个没钱上学的孩子写信给周老师,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资助。由于周老师自己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因此并没有给那个孩子捐钱,而是送给他一张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的照片——那时的周恩来十分消瘦,只有一件长袍,周日回家洗了,周一再穿。周老师把周恩来读书时的处境和努力写信告诉了那个孩子,希望他向总理学习。
五年以后,周老师收到了那个孩子的回信。此时,他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感谢周老师送他照片,并说:是总理的精神激励了他,因为总理上学时是免费生,他也努力学习,成为了学校的十个免费生之一,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周铁男简介
 
周铁男,1958年生,1973年开始收藏周恩来资料。
 
参与编辑过多本周恩来图书、画册等,为几十本周恩来图书提供资料图片,鉴定过近万张周恩来图片、照片,在全国多次成功举办大型周恩来资料展,是国内顶尖的周恩来资料收藏家、文史资料研究者、图片文物鉴定专家。
 
2001年,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拍摄了有关周铁男收藏活动的纪录片《心灵的收藏》,并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国际频道播出。
 
 
 
 
 
附文:《祖父生前珍藏的一张周总理照片》(节选),作者周铁男。
 
 
 
先祖父周慕新是我国知名的儿科中医专家,京城称其“小儿周”。1979年5月,祖父因病故去后,我在整理他生前留下的大量医书时,偶然从一本民国出版的中医书中发现夹着一张老照片,在照片的背面印有新华社照片几个蓝字,下面有三行字:“1963年9月30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并宴请前来中国参加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的十一个国家的外宾”。在这张新华社原版七寸的照片上,周总理正在同众多的中外人士祝酒(见下图)。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后被收藏)的周总理从事国务外事活动的新华社照片。我十分惊喜又很疑惑,祖父为什么把照片夹在书中?这张照片跟他有啥关联?他是怎么的得到的?照片上讲的事是发生在1963年,那时我才五岁,发现此照片时虽我已二十一岁,但也无从考证。
我所知道的是,这数百册医书是在1966年8月红卫兵和造反派到祖父家抄家时随其它物品被运走的。六年后,祖父被“解放”并落实了政策。一天,祖父接到通知,让其取回被抄走的物品。我记得,是我二哥借了一辆三轮车,拉着祖父和我去国子监孔庙拉的东西。到后,被告知抄走的物品只剩下医书了,我们先后去了三趟,才把书全都运回家中。
这些书在祖父家放置了几年,由于他年事已高,很少看到他再去翻阅医书。他夹在书中的照片,也许是忘记了,他生前肯定再没有看到。至此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照片是“文革”前祖父放在书里的。如果当年他把照片放入家庭影集里,肯定会被毁掉的,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我从上中学起就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祖父落实政策后,被安排到北京东城区中医医院工作。有一段时间,我负责送迎他上下班。记得1976年1月,我和祖父是在同一时间从收音机中得知周恩来逝世的,当时他哭着让我到院里看下,说石头落地了。我祖母跟我说,你爷爷糊涂了。祖父有高血压,祖母怕他受刺激,就把收音机放到我住的屋子里,不再让他听了。但和祖父在一起的几年里,我从未听闻他说起见过总理的事。
祖父去世六年后,由于我要结婚,就搬到别处住了。收拾自己的东西时,祖母拿了一张着色的祖父生前的照片送我,并说留个念想,还说她在找照片时发现一个日记本,让我看看写的是什么,如果没用就扔了吧(祖母自“文革”起,一见家里写有文字的书本都会特警惕,虽然她不识什么字,但她知道留有文字的东西会招事的)。我看了一眼,牛皮纸的日记本很旧了,封皮写有周慕新三个字。我说,扔什么呀,我爷爷的日记本,里面全是他写的字,给我吧!
 
 
周慕新60岁生日时在寓所的诊室内留影
 
在搬到新住处的一天,我想起了那个日记本,从抽屉里找出来翻看,里面写的全是检查和思想汇报,一看就知道是祖父“文革”期间写的。其中有一篇题为“我是如何走上私人开业这条路的”思想汇报。看得出是在他受审查时写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干个体行医确实是医院领导同意的,也是当时国家为照顾老中医的一个政策。当时在医院薪水是265元,但我家人口多,我才决定响应这个政策在家开诊所的。如果说干个体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么,政协为什么还保留我政协委员资格?为什么政协还安排我们几位中西医专家出席周恩来招待外国医学代表团的宴会呢?这证明我没走错路。”
看到这些,我立刻联想到了祖父夹在书中的那张照片。我马上拿出照片再次仔细看,总理祝酒时,身边围着几十位中外人士,照片远处还有许多作陪人员的桌子,没有找到祖父的身影,虽然有些遗憾,但从他收藏的照片和日记中的描述,可以肯定祖父确实参加了这次总理招待外宾的活动。从中可以想象祖父当时很珍惜这次宴会作陪时见到周总理的机会,在他得到照片后就保存了起来。同时,这也了却了我对这张照片多年的疑问。但祖父曾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我还是第一次从他的日记中知道。唯一遗憾的是,令我尊敬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宽厚待人和曾经医治了成千上万百姓疾病的祖父再也看不到这张照片了。
 
 
 
· END ·
Copyright © 2017 Enla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     京ICP备17010393号-1